| 廣告聯系 | 簡體版 | 手機版 | 微信 | 微博 | 搜索:
歡迎您 游客 | 登錄 | 免費注冊 | 忘記了密碼 |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

首頁

新聞資訊

論壇

溫哥華地產

大溫餐館點評

溫哥華汽車

溫哥華教育

黃頁/二手

旅游

特首: 前特首梁振英質疑港府"搶人",政策未能把人才留港貢獻


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,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... 圖標,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,謝謝!
港府近年力推多項「搶人才」計劃,並以各項計劃超額達標的數字,作為突顯政策成效的證據。不過,全國政協副主席丶前特首梁振英近日發文,指港府在搶人才的同時未能留住人才,香港私人樓宇的入住量並未因搶得大量人才而受惠,人才並未有帶同家人落戶香港。評論也表示,單是把人才搶來,但未能真正把人才留港貢獻,只屬空歡迎一場。




梁振英發文關注港府搶人才計劃未能把人才留港的問題


梁振英周二(5日)在其臉書專頁發文,引用港府6月公布數據指各項搶人才計劃共收到50萬份申請,當中有33萬宗申請已獲批,並22萬名人才及其家人已經來港等,與空置的私人住宅單位作比對。他表示,截至2024年底,香港仍有5萬7千個空置私人樓宇單位,又指,香港私人樓宇的入住量,在過去五年維持在每年2萬個以下,說明絕大多數人才拿了香港身分證後,便舉家返回中國內地生活,未有落戶香港。他認為,這批人才何時來港,以至他們的家庭結構和對社會服務的需求,對香港社會規劃存在不確定性;若預測當中一半人未來會來港定居,香港在造地建屋力度便需要加大。

梁振英以其擔任特首時處理父母都沒有港人身份的「雙非」問題為例指出,當時因為容許「雙非」孕婦來港產子,使香港本地的孕婦訂不到分娩病床,母嬰健康院擠滿從中國各地來港做檢查的嬰兒等,以上情況都是資源擠兌的例子,會成為反對中國的政治力量的養份。他表示,大部份「雙非」嬰兒在香港出生後會返回中國生活,當局沒有預測他們會何時移居香港,港府也無法承擔這種不確定性對香港社會規劃造成的影響,所以他在當選特首丶但還未履新時已叫停「雙非」孕婦來港產子的政策。他強調,社會要穩定,不能有太多和太大的不確定性,呼吁港府要科學預測長期人口規模和結構變化,以減少不確定因素。


評論指把人才留港貢獻須平衡資源爭奪等副作用

《信報》社評以「得人才得天下,搶人才首要留人才」為題,表示在中美大國博奕下,人才爭奪戰成為決勝的關鍵因素。香港出現大量人才在取得身分證後不留港的情況,值得嚴肅跟進,如何把輸入人才計劃落到實處,讓他們留港工作,才能為港振興經濟作出貢獻,否則只是一場歡喜一場空。


資深媒體人李錦洪在網台節目指出,梁振英的看法點出港府若只側重搶人才數字,未有考慮這批人才未能為香港作出貢獻,反而可能成為與港人爭奪資源的隱患問題,認為港府正與北京商討讓中國居民來港置業的「購房通」計劃,雖然可以讓優才專才更易來港落地生根,但不能忽視「購房通」會對香港造成很多社會問題。

中國內地居民來港置業雖沒限制,但由於中國有外匯限制,內地居民每年匯款出境的上限是等值5萬美元,以香港樓宇動輒上百萬港元(即至少超過13萬美元)計算,內地居民在港買樓會有「有錢匯不出」之歎。有政黨因此建議設立以百億美元計的「資金池」構想,但又會出現「走資」的憂慮,中港兩地政府為此商討門檻等問題。

《信報》的高天佑專欄也指出,若落實「購房通」容許中國居民來港買樓,可解香港財赤嚴重丶急需增加賣地收入的情況,但梁振英的說法也顯示「購房通」會帶來港人置業更困難等嚴重副作用,認為如果要落實「購房通」需要配合嚴格門檻,把對香港可能帶來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。
點個贊吧!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     還沒人說話啊,我想來說幾句
注:
  •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,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!
  • 猜您喜歡:
    您可能也喜歡:
    我來說兩句:
    評論:
    安全校驗碼:
   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
    The Captcha image
    Terms & Conditions    Privacy Policy    Political ADs    Activities Agreement    Contact Us    Sitemap    

   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

    頁面生成: 0.0525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.0014 秒